据大家所知,“沙漏”(Vista以下的系统),或者是“光圈”(Vista以上的系统),都是在忙碌时出现的。当这类鼠标出现时,我们都被教导,不要继续操作,不要点击任何东西,知道那熟悉的“箭头”鼠标出来为止。
可是,几年来,我发现,这个所谓的“沙漏”鼠标,似乎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少,可是我们每次要完成某个任务时,都是要等待一段时间,比如你启动火狐浏览器,如果是第一次启动,恐怕要5秒以上(如果你用的还是悲催的5400转的机械硬盘,大多数现今的手提电脑依然是这个硬盘,速度可能还会更慢)。可是在这个期间,不见得你的鼠标会变成“忙碌”的鼠标,这个导致了某些没有经验的人再次点击,再点击,再点击,结果等下突然一下子出现一大堆的火狐浏览器窗口……
扪心自问,现在大家通常看电脑是否忙碌,都是看哪里的?要么是任务管理器,要么是硬盘指示灯,由于现在电脑的CPU和内存都很强了,比较悲剧的是硬盘罢了,所以一般启动着东西时,硬盘指示灯就是我们喜欢盯着的地方(我还把会一闪一闪的它当做程序的splash screen呢,呵呵),可是鼠标?它可不理你的硬盘有多忙,总之没有收到提示,就是一直“箭头”,或者一下“箭头”一下“沙漏伴箭头”,看起来好像不忙似的,其实你的硬盘正忙得手忙脚乱……
现在的鼠标,还有什么意义呢?它除了能让我们精确地点击某一个地方,可以帮我们选取东西,就没什么其他用处了…… Win7时代的“沙漏”,基本是一个摆设……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你对此有何看法?